
“牙小俑奇幻之旅”口腔科普教育基地开展藏族学生参观实践活动。
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始终坚守在守护人民健康的前沿阵地,其发展方向与成效不仅关乎全民健康福祉,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建与文化,如同医院发展的两翼,共同推动医院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以下简称“西交口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党建为舵、文化为帆,在守护人民群众口腔健康的征程中破浪前行。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委管口腔专科医院,西交口腔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治理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将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入医院发展全局,坚守医者初心,全力守护人民口腔健康,努力打造群众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健康港湾。
近年来,西交口腔党建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突破。对内,以党建促技术提升,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对外,以党建树品牌形象,深化惠民服务内涵。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与西迁精神、董淑芬高尚医德深度融合,构建起“红色领航、文化润心、创新驱动、服务惠民”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理论铸魂 以思想之光引领文明航向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创建50周年大型义诊活动。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西交口腔创新构建“第一议题+专题研讨+实践转化”三位一体学习模式,将党的创新理论深度融入医院“十四五”规划落实与综合改革血脉。医院党委将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在这里,西迁精神的薪火与医者仁心的初心交织,正源源不断转化为服务患者、攻坚克难的实践动能。
立足新发展阶段,西交口腔以党建为核心驱动力,持续优化组织结构,增强班子整体效能,发挥党支部在学科攻坚与基层治理中的堡垒效能,提升全院政治素养与专业战斗力。将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环节,实现党建与医疗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切实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医院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口腔健康需求。
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对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要求,依托“干部夜校”、红岩干部学院等平台,实施“五维赋能”举措,从政治素养、专业能力、管理水平、创新思维、人文关怀等维度全方位提升干部综合素质。通过系统化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使其成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为落实国家医疗卫生政策、推动医院各项事业进步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先锋淬炼,激活人才动能。医院坚持党管人才,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在提升专业“硬支撑”的同时,更注重精神“软实力”的涵养,积极践行医学人文关怀理念。组织党员远赴佳县,探望坚守基层数十载的“功勋模范”路生梅医生,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深刻领悟崇高医德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内涵,一场场“致敬功勋模范”主题活动,让崇高医德和奉献精神照亮每一位后来者的职业航程。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西交口腔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一岗双责”落地生根,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贯穿于医院管理全过程,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觉悟、涵养廉洁文化,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着力锻造一支信念如磐、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精神饱满的党员先锋队,为守护人民群众口腔健康筑牢最坚强的战斗堡垒。
固本培元 以制度之基夯实文明保障
固本强基需以制度为纲,医院党委严格对标《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立足口腔医学专科特色,全面强化班子建设、党的建设和制度建设,构建起系统规范、协同高效治理体系的多维度管理体系:以“党委管总、学科主战、多中心协同”为框架,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行“点、线、面、体”的管理模式,确保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精准高效,形成“战略规划—学科攻坚—服务落地”的闭环管理,为西交口腔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医院党委印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十个坚持”》,从理论学习、公益办院、团结协作等十个维度建立领导班子行为规范,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着力营造忠诚干净、团结一致、创新拼搏、担当实干、爱院奉献的干事创业氛围,带头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党的政治建设是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医院秉持“支部建在学科上,党建融入诊疗中”的创新理念,以“组织全覆盖、学科强融合、业务双促进”为原则,通过党支部换届选举,实现科室主任兼任党支部书记的“双带头人”全覆盖,由“党建业务双骨干”形成“红色引领+专业突破”的双轮驱动效应。依托“百博计划”吸纳青年博士党员进入支部委员会,为医院注入“党建红+科技蓝”的青春动能,让西迁精神、董淑芬高尚医德在口腔医学领域焕发时代光芒。

医院教工党支部赴交大西迁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医院制定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事项决策办法,深化“五个一”工程建设,实施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制度,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科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持续优化“行政党支部+临床党支部”结对共建机制,深入推进党务业务互融互促,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党支部共建“医工交叉”创新平台。同步推行“新员工关爱计划”,通过“党建—业务双导师制”促进青年人才成长。
系统构建“文化引领+制度保障”的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医院制定《文化建设方案》,建立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将医德医风、师德师风纳入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刚性指标,将文明创建与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创新构建“同心聚力”统战工作机制,建立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制度,为党建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聚焦“青”字号品牌建设,组建“牙小俑口腔健康志愿服务队”,多个团体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将青年之声、志愿行动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服务群众健康的生动实践。
定方向、明路径、抓关键、破难题。西交口腔党委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获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称号,牙周黏膜党支部获评全国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和陕西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创新赋能 以融合之力激发文明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西交口腔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在口腔医学领域构建起“医教研用”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动技术、人才、科研的系统性突破,形成具有西北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范式。
驱动资源配置“新引擎”。医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积极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党建+科技创新”融合模式,整合院内口腔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颅颌面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等优势科研资源,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通过优化科研经费分配、设备共享机制,推动医工交叉团队在种植机器人、动态导航等前沿技术领域集中发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成功实施世界首例颅骨标记物引导机器人颌骨重建术,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资源配置效能,为口腔医学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医院实施世界首例颅骨标记物引导机器人辅助移植腓骨重建颌骨种植术。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在党建引领下,西交口腔全面贯彻《“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百博计划”,积极搭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党组织化身人才“贴心人”,为医院人才提供全方位关怀服务。与海外知名院校合作开设“正畸大师班”,选派骨干赴国际顶尖科研机构交流学习,推动人才队伍国际化发展。在党建凝聚下,形成以“三秦学者”为引领、青年科技人才为骨干的高素质人才梯队,118人次在国家级学会任职,7人当选国际牙医学院院士,为医院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掀起创新发展“新浪潮”。西交口腔党委将党建深度融入科技创新发展全局,聚焦口腔医学领域“卡脖子”难题,实现多学科诊疗MDT全覆盖,依托“双带头人”工程,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党员医学人才冲锋在前,带动全院医务人员投身创新实践。创办《口腔转化医学(英文)》期刊、举办“未来口腔生物材料前沿论坛”等高端学术会议,汇聚全球智慧,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率先探索“数智化”转型,智慧医疗系统、智慧管理系统及智慧服务系统全面上线,大幅提升诊疗效率与服务质量。在党建引领下,凝聚起党群齐心推动科技创新、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为实现口腔医学科技强国目标贡献“西口力量”。
实践筑基 以服务之举筑牢文明基石
党建与文化在西交口腔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如同基因双螺旋般深度融合。在“党建引领、文化铸魂”的核心理念下,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党建优势与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守护人民口腔健康的强大动力,在医疗技术与服务创新、健康科普、公益服务等领域持续发力。
西交口腔创新推出口腔帮扶“子洲模式”,以“三下沉两中心一平台”为核心,通过专家下沉、培训下沉、管理下沉,打造当地区域口腔诊疗中心、预防中心,搭建数智化平台,实现优质资源精准下沉与基层能力系统性提升,构建“预防—诊疗—康复”的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服务体系。这正是医院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生动实践。
聚焦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西交口腔持续打造区域医疗新高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就医需求,全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全周期口腔健康服务体系。
流程优化减负担。首创“预检分诊”模式和“口腔健康护理师”理念,提供延时门诊服务,通过资源整合与流程再造,构建起“高效预检—精准诊疗—连续照护”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候诊不等待、看病更专业、就医更便捷”的优质体验。
治理创新提效能。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接诉即办、未诉先办”机制,医疗纠纷处理案例获评中国医院协会2024年法治建设“进取案例”,形成以和谐善治为核心的治理型纠纷解决模式。
精准服务暖民心。开展“一人签约,守护全家”口腔家庭医生服务,超4万户家庭签约;创新“精益口腔 科普配送”模式,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地开展义诊、宣教、特色科普活动,实现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服务全覆盖,进一步提升群众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推动《健康中国行动》“预防为主”方针落地。
“以前看牙总愁排队久、号难抢,现在西交口腔的预检分诊更加精准、效率提高了。我们签约了家庭医生,一家老小的牙齿问题都能及时解决,有疑问也能很快得到解答,真是方便又贴心!”患者王先生说。
科技赋能科普创新,打造健康传播新范式。医院官方公众号全年常态化推送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科普内容,将复杂的口腔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成功建成目前国内最大的口腔健康科普教育场馆——“牙小俑奇幻之旅”口腔科普教育基地,融合“科技+艺术+教育”三元驱动,打造“科普—筛查—诊疗”闭环服务体系,惠及百万群众,真正实现科普有趣、健康可及。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医疗队前往佳县,探望“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医生。
不负人民期盼,着力增进健康幸福的厚度。医院在疫情防控中组建“百人团”冲锋在前,常态化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援藏工作,启动“秦行计划”、在三年间走遍陕西107个县区,建立紧密型口腔医联体体系,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至西北全域,以实际行动诠释公立医院“国家队”促进健康公平、服务民生福祉、建设健康中国的使命担当。
德治润心 以价值之魂培育文明风尚
“医以济世,文以化人。”医院文化是公立医院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西交口腔将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求与医学专业特质相融合,通过品牌化、场景化实践,让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医疗服务,既锻造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合力,更成为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文化名片,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深厚的人文底蕴。
走进西交口腔,伫立在院门口的“牙小俑”IP数字人以亲切活泼的形象迎接每一位患者,传递着医院“科技赋能、人文关怀”的理念。步入院内,现代化的诊疗环境与浓厚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诊间集健康宣教、休闲等候于一体的私密空间设计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就医体验;“医者仁心”文化墙集中展示先进典型,营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激励医务工作者勇攀医学科技高峰,院区环境成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
文化虽无形却有质,虽无声却有力。在政策引领与实践积累中,医院构建了“研讨+历史+艺术”的立体式文化传承体系。董淑芬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颌面成形外科专家、西北地区口腔颌面成形外科专业的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奠基者,话剧《我是董淑芬》让前辈风骨跃然舞台、全院高尚医德大讨论激荡思想、《医路行者——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奠基者董淑芬纪事》文化书籍沉淀厚重医脉,将“从医报国、敢为人先、视患如亲、大医典范”的董淑芬高尚医德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转化为全员共识的价值内核。
在2025年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创立50周年之际,医院开展了院内纪念活动、书画展览、科普大赛、义诊、职工展演、新时代公立口腔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以文化为魂、学术为翼、形象为基、影响为桥,全景呈现医院50年跨越式发展成果,以文化认同凝聚发展合力,搭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行业交流协作体系,共同展望公立口腔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精神力量代代承续。西交口腔将西迁精神、抗战迁陕精神及董淑芬高尚医德作为全员必修内容,以此筑牢公益初心。创新构建“三位一体”先进典型培育体系:选树机制立体化,设立爱岗敬业奖、优秀医师、优秀教师等荣誉序列,覆盖医、护、技、管各类岗位;宣传载体多元化,通过医者荣光主题展、西口微光专题报道等载体,让先进事迹“上墙、上网、上心”;示范效应长效化,建立“1+N”传帮带机制,将榜样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长路径。

“牙小俑奇幻之旅”口腔科普教育基地开展藏族学生参观实践活动。
“‘牙小俑奇幻之旅’口腔科普教育基地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口腔科普深入人心,走到百姓身边。给大家讲解的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董淑芬高尚医德在传承,医院的党建与文化影响着我们。”口腔科普教育基地志愿者说。
“医院将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根本宗旨,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抗战迁陕精神,讲好董淑芬故事。在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下,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引领发展、以文化塑造品牌,汇聚磅礴力量,加速医院高质量发展步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坚实的力量。”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党委书记滕晶坚定表示。
弦歌不辍传承医者初心,万里可期共绘发展新篇。从思想铸魂到制度创新,从技术突破到服务升级,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以党建为“定盘星”、以文化为“助推器”,用一根“红色针”巧引高质量发展“千条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交口腔人正以“患者满意、职工幸福、社会认可”的三维答卷,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在西北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中书写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
原文发刊于《陕西日报》(2025年7月1日 第10版)
链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507/01/content_911174.html